2015年国内冷链装备制造业规模将达3500亿
   发布日期:2012/11/25    浏览次数:2165 次

  2012年8月5日,相关机构的冷链装备产业市场报告指出:2011年国内冷链装备制造业市场规模约在1500亿元,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3500亿元左右。    冷链物流(ColdChainLogistics)泛指冷藏冷冻类产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产品质量,减少产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冷链装备是从供应链的角度来定义。各类产品有其独特性,产品的供应链也具有独特性。冷冻类产品,由于产品要求所处的环境通常为低温或低湿共同特性,所以称为冷冻产品,冷冻产品的供应链称为冷链;用于制造低温、低湿环境的各类设备,称为冷链装备。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各类农产品包括粮食、果蔬、肉类、水产品等产品产量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降低农产品的损耗率,保证质量安全显的至关重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进程。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需要相关的冷链装备与之相配套和推进。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滞后造成我国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耗严重,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就达到1000亿元以上。每年腐烂损耗的果蔬几乎可满足2亿人口的基本需求,损耗量居世界首位。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就是我国冷链装备基础设施建设相比较发达国家来说严重不足,或者是原有设施陈旧老化、分布不均,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提供低温保障。    根据发改委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6月,全国有冷藏库近2万座,冷库总容量880万吨,其中冷却物冷藏量140万吨,冻结物冷藏量740万吨;机械冷藏列车1910辆,机械冷藏汽车20000辆,冷藏船吨位10万吨,年集装箱生产能力100万标准箱。农产品冷链物流规划中提出,2010-2015年,推动全社会通过改造、扩建和新建,增加冷库库容1000万吨,届时我国冷库容积将达到1880万吨。据此计算,冷库库容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在13.5%。规划提出鼓励大型冷链物流企业购置冷藏运输车辆,到2015年,争取全社会新增冷藏运输车4万辆,大幅提升冷链运输能力。据此计算,到2015年我国冷藏运输车辆将达到6万辆,是现有总量的三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0.1%。

   (信息来源:中国水产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