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岛水产:多渠道进入中国高端市场
   发布日期:2013/7/2    浏览次数:2584 次

     编者按/2012年4月30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指导意见》。根据文件精神,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品牌管理中心与《中国经营报》联合推出“国家商机”专版,目的在于以“扩大进口、扩大消费”的国家战略为背景,联合全球重点国家,搭建一个国内经销商与各国特色商品进行全方位对接的合作平台,向国内引入更多、更持续的商业合作机会。在系列报道中,记者将分别采访各国首席代表或参赞,深入报道不同国家的特色产品及其优势。本期我们重点关注的是中冰贸易机会。在冰岛驻华大使馆副馆长、公使参赞拉格纳尔.鲍德松看来,2012年冰岛对华出口水产品增长为28%,这种变化是由两国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中国市场消费能力提升,冰岛水产在华渠道正在有效夯实、拓宽等三大因素决定的。

  本报记者  郝成  北京报道

  “水产方面,中国市场有望取代日本,成为冰岛在亚洲最大市场。”6月24日,冰岛驻华大使馆副馆长、公使参赞拉格纳尔.鲍德松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据了解,三大因素正在推动着这种变化的前进,这包括两国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中国市场消费能力提升,冰岛水产在华渠道正在有效夯实、拓宽。

  数据显示,2011年冰岛对华出口水产品创下72.5%的巨幅增长率和历史性新高。2012年这一增长为28%。但水产出口量仅1.9万吨,相比于日韩,仍有极大增长空间。

  记者从多家冰岛在华公司、代理公司了解到,由于冰岛水产品质上乘且面向世界市场,其出口价相比其他国家同类产品较高,加上远距离运输费,抵达中国市场后价格不菲。

  这些特点决定了前期冰岛在华水产渠道,多针对高端消费市场。随着政策变化和增量趋势,经销商正在努力通过扩大渠道,在更广阔市场中打出品牌知晓度。但这一过程似乎还需要时日。

  立国之本的天然优势

  让渔业成为冰岛立国之本的,是其所处位置的天然优势。

  渔业、旅游、能源是冰岛三大经济支柱产业,其中尤以渔业贡献最大。渔业每年为冰岛赚取超过60%的外汇,海产品占其全部出口的40%以上,若将相关加工后食品计入,其出口占比高达80%。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冰岛捕鱼量位居全世界第19位,欧洲经济区中位列第二。

  虽然迄今没有政府补贴,但渔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极具竞争力并将触角延伸到了其他国家,在冰岛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着国家海洋政策的制订。其渔业管理和研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等方面方法科学,均处世界先进行列。

  让渔业成为冰岛立国之本的,是其所处位置的天然优势。冰岛地处洁净的北大西洋(600558)海域,其200海里专属区正处冷暖海流交汇处,这造就了世界上渔业资源最为丰富的渔场。其畅销世界的海产品包括高价值的鳕鱼、 鲭鱼、 庸蝶鱼、 格陵兰比目鱼、 红鱼、 北极甜虾、 小龙虾、三文鱼、大西洋鳟鱼 、多春鱼等。

  除了优质的天然条件外,冰岛早在1984年即已开始施行捕捞配额制度,经过30年的不断完善,目前该制度已成为世界各国渔业制度效仿对象。我国在制定相关渔业政策时,亦曾专门派人前往冰岛调研、考察。

  坐拥天然环境优势,同时通过配额制这些制度,保证水产业的可持续、科学化发展,这是冰岛水产成为国际品牌的前提。更重要的是,冰岛通过多渠道面向世界,通过竞争把品牌优势显现了出来。 拉格纳尔.鲍德松透露,由于产业政策上的严格限制,目前冰岛捕捞业方面从业公司均为冰岛籍,鲜有外企进入。

  严格的限制性政策,一方面换来了品牌和价格的保证,同时也适时带来产量增长。冰岛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5月冰岛渔业捕捞量为9万吨,同比增长36.9%。

  捕捞之外,地域优势也让冰岛的养殖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据冰岛水产养殖协会统计,这个全国人口仅32万的国家,目前共有约45家通过注册的养殖场,其中30家养殖场主要从事以鲑鱼为主的繁育工作;另外,还有4家养殖场从事其他海水鱼种的繁育工作;10家养殖场从事海水网箱进行鳕鱼养殖;25家在内陆建立的养殖场,主要养殖大西洋鲑;10家养殖场正在进行贻贝的试养工作。

  冰岛水产养殖业甚至开始引进东南亚普遍养殖的罗非鱼,此举被业界分析为试图以地域优势和科技力量抢夺亚洲固有市场。“中国的水产养殖业屡爆各种问题,但冰岛的产品在检验方面几乎可以说呈现压倒性优势,而价格上明显贵了很多。”青岛一家代理商称,以海参为例,冰岛海参终端售价一度是国产海参的数倍。

  一个有趣的数据是,2012年冰岛的海产品出口近75万吨,出口额近20亿美元,但官方统计直接进入中国的量为1.9万吨,占比仅2.53%。但随着自由贸易协定生效,接近零关税之下,拉格纳尔.鲍德松认为这一比例有望大幅提高。此外,亚洲市场中,日本消费市场出现疲软,过去在中国加工再往日本的冰岛水产可能会更多留在中国,而中国正在增强的消费能力可以接纳这一部分转移,前提是经销商的渠道做出相应的调整。

  高端渠道的拓宽时机

  拓宽渠道似乎已经成为冰岛水产在华经营企业共识,拉格纳尔.鲍德松认为新鲜水产也有望通过北极航线,走到更多中国消费者面前。

  在拉格纳尔.鲍德松看来,目前冰岛水产在华主要走高端市场,这也是其在国际市场的一贯策略,亦有其高品质、品牌化和价格所决定。但这也意味着想要拓宽渠道会有一定挑战,而拓宽的方向显然与消费人群更多的中低端市场有较远距离。

  “五星级酒店、高端会所是主要渠道,产品很少进入商超。”乐福门(LA  FERME)是冰岛在华最大的海鲜进口和分销公司,其负责人透露,目前该公司业务渠道仅在高档酒楼、五星级饭店和大型超市。

  不过,乐福门也正在尝试通过礼品盒等方式,将新鲜水产之外的冷冻、熏腌水产加工品推向市场。而冰岛Icelandic Group在中国的经销商冰华(青岛)贸易公司亦透露,在持续走高端市场几年后,正在思考如何利用自由贸协定后关税下降的契机,进一步拓宽渠道,提升销量。

  拓宽渠道似乎已经成为冰岛水产在华经营企业共识,同时也开始了相应产品调整,因为运输的关系,初期担当“开路者”角色的,更多可能是冷冻、熏腌制品。但拉格纳尔.鲍德松认为,新鲜水产也有望通过北极航线,走到更多中国消费者面前。

  作为冰岛渔业公司(ICELAND SEAFOOD EHF)在华总代理,国内首家将海参产品细化分类销售、唯一拥有自主品牌的进口海参加工、销售企业,烟台泛美利华食品有限公司也一直主打高端渠道。不同的是,由于该公司主营冰岛海参,其渠道除“借路”之外,亦有“铺路”之举,可以说是较早尝试拓宽渠道者。

  “我们在全国各大城市以加盟连锁方式建立营销网络,主打星级酒店食料配送环节,同时也在入驻高端大型商超专柜。”该公司执行董事孙玉成告诉记者,目前他们还在烟台等地开设了问天阁红极参养生会馆,以体验式营销的方式,不断扩大冰岛海参影响力。

  此外,曾任烟台国际博览中心首席策划的孙玉成,还通过举办地方级、国家级美食节、策划出版相关图书、与餐饮研究机构合作等多种方式,将冰岛海参的影响力从高端渠道扩展至更广阔范围。

  有趣的是,孙玉成透露目前公司业绩并未出现期待中的大幅增长,他认为这与运输周期长、资金周转慢及过去关税较高有关。“高端人群对冰岛水产已经有一定认知度,但想要更高的认知度,还需要在宣传方面投入更多,我们希望能够与其他做冰岛水产的商家联合发力,也期待冰岛方面能够给更多支持。”

  孙玉成分析称,考虑到冰岛水产配额制,其产量增长有限,且面对世界市场,所以成本不会大幅度下降,所以自由贸易协定带来的关税下降,是拓宽渠道的一个最佳机遇。

  显然,拉格纳尔.鲍德松也高度认同这一观点,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多次强调这一机遇的重要性,并表示会尽最大努力,为中冰双方商人提供便利,以帮助冰岛水产在中国市场实现更大扩张。

  2012年冰岛的海产品出口近75万吨,出口额近20亿美元,但官方统计直接进入中国的量为1.9万吨,占比仅2.53%。

  贸易风向

  我国水产品出口冰岛可享零关税

  近日,我国和冰岛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两国自由贸易协定,对部分进出口商品将实现零关税。国检部门提醒企业应充分利用好协定,加快进军欧盟市场。据悉,该协定是我国与欧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诸多领域。自贸协定规定,自协定生效之日起,冰岛将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工业品和水产品实施零关税,这些产品占中国向冰岛出口总额的99.77%;同时,中国对从冰岛进口的7830种产品实施零关税,这些产品占中国自冰岛进口总额的81.56%,其中包括冰岛盛产的水产品。有关部门提醒出口企业,密切关注中欧首个自由贸易协定,充分依托冰岛进入广阔的欧盟市场,有效规避欧盟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反倾销措施,扩大产品对欧盟出口。

  冰岛首次推出MSC认证鳕鱼肝产品

  冰岛Akraborg 公司向市场推出MSC认证罐装鳕鱼肝产品,这是冰岛市场首次出现MSC认证产品。自此,冰岛的消费者可以在超市内购买到MSC认证的产品。出售的罐装鳕鱼肝属于ORA品牌。Akraborg 公司总经理Rolf Hákon Arnarson表示,近几年,中国消费者对冰岛可持续发展海产品的认知度越来越高,MSC认证产品在欧洲市场也是备受追捧。推出MSC认证产品为公司打开国际市场迈出重要的一步。据了解,Akraborg 公司于1989年在冰岛小镇阿克拉内斯成立,主要生产罐装鳕鱼肝产品。

  2013年冰岛经济预计增长1.9%

  冰岛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13~2018年经济预测报告预计,2013年冰岛经济将增长1.9%,其中私人消费增长2.5%,投资下降2.3%。2014年经济将增长2.7%,其中私人消费增长3%,投资增长16.9%。2013~2014年公共消费将保持不变,2015~2018年将缓慢增长。

  中国跃居冰岛第七大贸易伙伴

  目前,冰岛出口目的国前十位依次为英国、德国、美国、日本、挪威、西班牙、荷兰、丹麦、法国和中国大陆。进口来源国前十位依次为挪威、德国、瑞典、美国、丹麦、中国大陆、荷兰、澳大利亚、英国和日本。贸易总额前十位依次为德国、挪威、英国、美国、丹麦、瑞典、中国大陆、日本、法国和西班牙。欧洲是冰岛的最大贸易伙伴,其余依次为亚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冰对欧洲出口3949亿克朗,占出口总额的84%;从欧洲进口3568亿克朗,占进口总额的69%。

  五月冰岛渔业捕捞量达九万吨 同比增长三成多

  根据冰岛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5月冰岛渔业捕捞量为9万吨,同比增长36.9%。其中,捕捞深海底栖鱼类4.5万吨,包括鳕鱼1.9万吨、黑线鳕0.3万吨、红鱼0.5万吨、青鳕0.6万吨;捕捞浮游鱼类3.8万吨,主要为蓝牙鳕。

                                                           (信息来源:中国经营报)